25 000 ans av. J.-C

揭示史前史

这就是猛犸象猎人的文明。著名的威伦多尔夫肥胖维纳斯雕像,用石灰石雕刻,保存在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1908年在下奥地利发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这种文明的遗迹之一。

Venus de Willendorf, Musée d'histoire naturelle de Vienne © frantic00 - Shutterstock.Com .jpg

10 000 ans av. J.-C

哈尔施塔特文明

第一铁器时代和凯尔特人的到来。在哈尔施塔特(Salzkammergut)村发现的墓穴可以追溯到所谓的哈尔施塔特文明时期。哈尔施塔特公墓是西方最大的铁器时代信息来源。

8 000 ans av. J.-C

盐时代和铁时代

这已经是以物易物和在山区采盐的时代了。我们现在有这方面的证据。1991年,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边界附近,人们在厄兹塔尔阿尔卑斯山的冰层中发现了一具被困了5000年的尸体。在厄兹塔尔冰川的永恒的雪地上发现了一个人,他仍然穿着衣服,拿着他的工具,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颠覆了现代古生物学。公元前8000年至4000年期间,印欧民族的伊利安人在这一地区从事以盐和矿物交换为基础的贸易。哈尔斯塔特文明让位于凯尔特文明,后者以与整个欧洲的贸易关系而闻名。奥地利是欧洲铁器的主要分布中心。

Premier millénaire

罗马建立了一个边境行军

在基督教时代的前夕,由于其中心位置,这个十字路口地区有凯尔特人、拉丁人和德国人并肩生活。罗马人沿着因河和德拉瓦河的河谷向上移动,从公元前100年开始逐渐占领了今天的奥地利领土。到公元前15年,大部分领土被占领。作为帝国的一部分,它是维多博纳(维也纳)、尤瓦乌姆(萨尔茨堡)、连塔(林茨)、布里根蒂姆(布雷根茨)和克劳迪亚(克拉根福)周围几个省份的所在地。这是一次边境行军,沿多瑙河设有重要的防御营地。马库斯-奥勒留皇帝巩固了领土,以保护其免受日耳曼人的入侵,并开发了通信线路。在从莱茵河到多瑙河,最远到黑海沿岸的战斗中,马库斯-奥勒留于175年成功地击败了野蛮人群落。但接下来的战役是致命的,皇帝于180年在文多波那去世。

Jusqu'au Ve siècle

入侵事件

奥地利罗马的边界沿着多瑙河的走向,逐渐被各种日耳曼民族和来自东方的民族所跨越:匈奴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和马格雅人。

Du VIe au VIIIe siècle

日耳曼化

Bajuvares--来自现今巴伐利亚的德国人--赶走了罗马人,对Rhetia和Noricum进行殖民和传教。

Fin du IXe siècle

德国人的溃败

后来,在9世纪末,玛雅人(匈牙利人)击溃了日耳曼人,并拆除了进军。当奥托大帝在955年重新征服这个国家时,三月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重新建立起来。976年,Marcha Orientalis(今上奥地利的一小部分)在巴伐利亚贵族Leopold of Babenberg的统治下实现自治。

XIe et XIIe siècles

巴本伯家族的崛起

巴本博格家族将这个小的边缘领地转变为一个公认的、受人尊敬的公国。他们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建立了强大的寺院。1156年,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皇帝授予巴本伯格家族公爵头衔,该家族在维也纳定居。1192年,巴本堡的利奥波德五世吞并了施蒂利亚公国,并成功地俘虏了从十字军东征归来的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德。经过五年的囚禁,理查德国王以巨额赎金获释,这些赎金被用来加固维也纳。

腓特烈二世公爵于1246年去世,没有后代,家族灭亡,边境王子试图夺取奥地利的土地,但当地贵族宣誓效忠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普尔泽米斯尔,后者通过与最后一位巴本贝格的妹妹结婚,成为奥地利的主人,并于1269年将卡林西亚纳入其中。

XIIIe siècle

哈布斯堡家族六个世纪统治的开始

但是,牌将被重新洗牌。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阿尔萨斯伯爵,1273年成为神圣罗马皇帝,与匈牙利的拉迪斯劳斯四世结盟,赢得了著名的马奇费尔德战役,对抗奥塔卡二世。哈布斯堡家族加入了奥地利王位,他们一直保留到1918年。鲁道夫四世在位七年(1358-1365),建立了维也纳大学,并开始以哥特式风格重修圣斯蒂芬大教堂。他的领地包括奥地利、施蒂利亚和卡林西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家族的权力因遗产的分割而被削弱了。在14和15世纪,被瑞士人打败的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他们在赫尔维蒂的财产,但获得了蒂罗尔、的里雅斯特、福拉尔贝格和部分阿尔萨斯。腓特烈五世公爵,当选为日耳曼国王,以腓特烈三世的名义成为皇帝。1453年,他把奥地利公国变成了一个大公国,并发起了一项有效的婚姻联盟政策,他的继承人继续执行这一政策,这也是王朝崛起的真正跳板。君主制一直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结束。

XVIe siècle

与伊斯兰教和新教的斗争

奥地利继续扮演着该地区的统一者和该地区天主教的捍卫者的角色,巩固了其在欧洲的权力。要做到这一点,该国必须同时与奥斯曼帝国和不断上升的新教潮流作斗争。自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以来,土耳其人变得越来越有侵略性。1529年,他们围攻了维也纳。土耳其对维也纳的最后一次进攻(1683年)发生在利奥波德一世(1657-1705)统治时期。

此外,查理五世皇帝全神贯注于将匈牙利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许多军事行动,他忙于对法国作战,无法阻止德国的新教高潮。查理五世于1552年欢迎耶稣会士来到维也纳。但法国发动了新的战争,迫使查理五世签署了 "奥格斯堡永久和平"(1555年),确立了德国的宗教分裂。从那时起,王公们可以自由地将他们的宗教强加给他们的臣民。1564年,奥地利被斐迪南一世的子女们瓜分。直到一个世纪后才实现了统一。多瑙河君主国在长期的冲突中得到了加强,并将其扩张的欲望指向了东部。

Les Turcs assiègent Vienne © ZU_09 - iStockphoto.com.jpg

XVIIIe siècle

奥地利文明的黄金时代

查理六世(1711-1740)、玛丽亚-特蕾莎(1740-1780)和约瑟夫一世(1780-1790)的统治时期,见证了奥地利文明的顶峰,巴洛克艺术和古典音乐遍地开花,其中海顿和莫扎特为维也纳宫廷创作的作品达到了顶峰。查理六世皇帝去世后,男系就灭绝了。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继承了他的位置。在23岁时,她不得不保卫一个帝国。27年来,玛丽亚-特蕾莎与试图剥夺她的土地的敌人进行了斗争,设法保住了所有的领土,只有西里西亚除外,她把它割让给了普鲁士国王。这位特殊的君主生了包括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内的16个孩子,建立了一个有组织的中央国家,加强了作为统一手段的德国化,改革了经济和公共教育,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并颁布了《宽容专利》,给予非天主教徒以宗教信仰自由。

Marie-Thérèse d'Autriche © GeorgiosArt - iStockphoto.com.jpg

Fin XVIIIe

革命与拿破仑

然而,这种田园诗般的绝对主义,即奥地利模式,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思想传播的威胁。弗朗茨二世皇帝,玛丽亚-特蕾莎的孙子,尤其是法国女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参加了反革命联盟。随后,连续的军事失败,包括1792年的杰马普斯和1800年的马伦戈,这对拿破仑的军事威望有所帮助。经过24小时的轰炸,帝国的维也纳陷落了。

1815

维也纳会议

它是对欧洲边界的重新划分。

1837-1898

皇后茜茜

她是帝国奥地利的代表人物之一。巴伐利亚公爵夫人伊丽莎白-阿梅利-欧仁妮-德-维特尔斯巴赫(Elisabeth Amélie Eugénie de Wittelsbach)是奥地利最著名的浪漫主义人物。茜茜是奥地利最著名、最具浪漫色彩的人物。茜茜是个乡下人,非常敏感,怀旧的她很难适应维也纳的礼仪。更重要的是,她从未与丈夫找到幸福。不过,他们还是有了 4 个孩子。茜茜的婆婆认为茜茜不适合抚养三个长子,于是便负责抚养他们。这位美丽而忧伤的皇后经常逃离维也纳去接受治疗。她的健康状况十分脆弱。她在维也纳不受宠爱,但在帝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在她特别喜欢的匈牙利,她却备受爱戴。作为一个对丈夫有影响力的人物,皇后在 1867 年奥匈妥协中发挥了政治作用。

1889 年,她的独子在马耶林(Mayerling)逝世,当时他被发现在非常年轻的情妇 Marie Vetsera 男爵夫人的陪伴下失去了生命,皇后对此深感悲痛,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梅耶林悲剧发生后,她一直坚持不懈地旅行,直到有一天,当她以霍亨内姆伯爵夫人的名义下榻日内瓦的博-里瓦吉酒店时,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路易吉-卢切尼(Luigi Lucheni)刺中心脏。在侍女的搀扶下,皇后以为自己只是挨了一拳,便按计划登上了船。她被送回酒店,一小时后在那里去世。

iStock-1307580464.jpg

1867-1918

奥匈帝国

哈布斯堡帝国在奥匈帝国的名义下成为一个双重君主制国家。自1848年以来,弗朗茨-约瑟夫一直是奥地利的皇帝,并一直保持到1916年。

1914

刺杀奥地利的弗朗茨-斐迪南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在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

共和国的诞生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的宣布标志着奥匈帝国的结束。

1934

国家社会主义的崛起

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之间爆发了内战,后者与相当极端的右翼Heimwehr结盟。在柏林的支持下,国家社会主义者在政治舞台上获得了重要性。

1938-1955

从安舒斯到中立性

1938年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即 "安施卢斯",然后将其并入帝国,此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1945年4月,盟军接管了这个国家,它在国际控制下持续了十年。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重新确立了国家主权,并采用了中立原则,这最终使维也纳成为世界级的政治首都和几个联合国机构的所在地。

1995

加入欧盟

1989年,战后一直努力确保东西方之间联系的奥地利,申请加入欧共体。这一申请是在1995年被接受的,这一年奥地利加入了欧盟。2001年,奥地利采用了欧元。2006年,该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2000

欧洲制裁极右翼势力的到来

当沃尔夫冈-许塞尔成为总理时,欧盟决定与奥地利断绝外交关系,因为极右派(约尔格-海德尔的FPÖ)参与了政府。欧盟不顾法国和比利时的建议,决定恢复与奥地利政府的外交关系。

2002

反对极右翼的有效联盟

由基督教民主党和自由保守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和人民党ÖVP在议会选举中以42.27%的选票赢得了历史性的胜利。约尔格-海德尔的政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只赢得了它在1999年获得的三分之一的选票。

2008

反对约尔格-海德尔的路障仍然有效

在2008年9月28日提前举行的议会选举中,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大联盟得以延续,极右派再次被排除在政府之外,尽管两党FPÖ和BZÖ的得分高达29%。社会主义者维尔纳-费曼(Werner Faymann)成为新总理,基督教民主党人约瑟夫-普罗尔(Josef Pröll)成为政府中的第二号人物。

10 octobre 2010

无标题段落

社会党仍然控制着维也纳的市长办公室,但极右派获得了27%的选票。

2013

无标题段落

社会民主党在立法选举中的胜利。维尔纳-法伊曼仍然是总理,是包括右翼保守党ÖVP在内的大联盟的领导人。

2015

无标题段落

左-右大联盟的政府危机。

2016

无标题段落

奥地利以微弱优势避免了民族主义总统的出现。福社候选人诺贝特-霍费尔在第一轮中以超过35%的选票位居第一,但在第二轮中输给了绿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亚历山大-范德贝伦,后者获得了近54%的选票。一个反对极右翼候选人的广泛联盟形成了。

2017

无标题段落

提前举行的议会选举通常定于2018年举行,右翼人民党ÖVP和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在选举中胜出。库尔茨成为总理。

2018

无标题段落

政府宣布关闭7座清真寺,官方称是为了打击激进的伊斯兰教。

2019

无标题段落

自合法化以来的第一个LGBTQ婚礼。

2020

健康危机

与意大利相邻的奥地利在很早的阶段就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并立即选择对其人口采取特别限制性的疏导措施,并关闭其边界。这种严格的态度也是因为在2020年3月初,该流行病在奥地利和欧洲的主要传播源之一位于伊什格尔的滑雪胜地。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公民的自律和卫生系统的质量使该国能够迅速控制疫情和扭转污染的曲线,并在4月6日启动了退出危机的计划。

Depuis 2020

极右翼巩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 "避免混乱",塞巴斯蒂安-库尔茨总理在受到腐败指控后辞职。他的职务由外交部长亚历山大-沙伦贝格接替。

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在奥地利得到了证实。自 2021 年 6 月以来,随着赫伯特-基克尔(Herbert Kickl)的上任,奥地利自由党(FPÖ)卷土重来。民意调查显示,该党以 28-30% 的得票率遥遥领先于保守党和社会党。

- 2022 年 11 月 15 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名画《死与生 》在维也纳利奥波德博物馆被气候活动人士喷上了黑色液体。

- 2023 年 6 月:警方挫败了一起伊斯兰教徒对维也纳骄傲游行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