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à 3 millions d’années av. J.-C.

黄猿的外观

最早的类人猿出现在阿瓦士河沿岸的大裂谷。1974 年,古生物学家唐纳德-约翰逊(Donald Johanson)和莫里斯-塔伊布(Maurice Taïeb)在阿法尔地区发掘出了露西的骨骼化石,露西来自澳大利亚人猿家族。

- 1,7 million à 200 000 ans av J.-C.

直立人出现,随后是智人

沿阿瓦士河发掘了 50 个直立人遗址,这些部落是狩猎部落,掌握了打火石和用火的技术。智人从低地向高原扩散,与尼罗河谷的文化发生了接触。

- 6000 ans av. J.-C.

第一批育种者的时代

狩猎采集社会逐渐变成定居社会,并发展成为农耕和畜牧社会。小麦和大麦经尼罗河谷从埃及运来,而特夫(tef)、剑麻、高粱和咖啡则是该地区的土特产。

- 2000-500 av. J.-C.

创建达玛王国

也门人渡过红海,在厄立特里亚海岸和提格雷定居下来。这里是波斯人、希腊人和萨比人的贸易基地,他们来此购买乳香、没药、象牙和香料,受萨比人和南阿拉伯人的影响,该地区的文明得到了发展,他们的首都是叶哈(提格雷):达马特王国将其统治范围扩大到提格雷东部。

- 200 av. J.-C.

阿克苏姆帝国的建立

阿克苏姆在公元前世纪首次被提及,一个世纪后,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希腊人托勒密的《地理学》中。不过,红海厄立特里亚沿岸的港口阿杜里斯似乎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因希腊贸易站而活跃起来。

IIIe siècle av. J.-C.

阿克苏姆王国的远景

七个世纪以来,这座城市利用象牙和地处埃及、苏丹和红海之间贸易路线十字路口的优势,不断繁荣发展。公元3世纪,波斯作家马里将阿克苏姆王国描述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石碑和方尖碑是文明的象征。在这里,三种语言并存:古希腊语(商业语言)、萨宾语和盖泽语(一种当地闪米特语言)。示巴女王的传说就诞生在这里。

IIIe siècle ap. J.-C.

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起源

基督教很可能是从努比亚经尼罗河谷渗透到这个王国的,但它也是由红海地区许多基督教化的罗马商人传播的。

330 ap. J.-C.

埃扎纳国王皈依基督教

公元4世纪,埃扎纳国王四处征战,将统治范围扩大到美罗王国(苏丹)和阿拉伯西南部。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 "无敌的马赫姆 "和 "天地之主 "的支持。很快,十字架取代了钱币上的异教符号,君主被称为上帝之子,基督教最终被宣布为国教。

Ve et Vie siècles

传说中的九位叙利亚圣人抵达埃塞俄比亚

这九位叙利亚圣徒可能来自罗马帝国的不同省份,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定居,将宗教经文翻译成盖兹语,并建立了几座修道院,其中包括极具影响力的达布拉达莫修道院。公元6世纪,国王卡勒布介入也门,结束了犹太统治者对基督徒的迫害。他建立了埃塞俄比亚行政机构,并修建了萨那大教堂。但阿克苏姆无法抵御波斯在也门的扩张,埃塞俄比亚人最终于 578 年被赶出也门。

VIIe-Xe siècles

伊斯兰教的扩张与阿克苏姆的痛苦

7世纪,被赶出麦加的穆罕默德的第一批追随者在阿克苏姆找到了一个仁慈的避难所。拜占庭时期的埃及很快被阿拉伯人征服,阿拉伯人控制了红海,并建立了宰拉港。穆斯林渗透到非洲之角。面对红海贸易垄断权的丧失、波斯和阿拉伯新航线的开辟以及该地区的伊斯兰化,阿杜里斯港逐渐衰落,阿克苏姆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口口相传,十世纪时,来自南方或拉斯塔的神秘女王的军队大肆破坏,给阿克苏姆王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XIIe siècle

扎古埃王朝统治时期和拉利贝拉的建造

阿克苏姆的衰落将基督教埃塞俄比亚的中心进一步南移到了拉斯塔省。在这个由讲库希特语的阿高人居住的地区,新的扎古王朝建立起来。这些国王鼓励宗教活动。最杰出的统治者拉利贝拉(Lalibela,1190-1225 年)在他的首都阿德法(罗哈)建造了 "新耶路撒冷",今天的罗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XIIIe - XVe siècle

所罗门王的黄金时代

叶库诺-阿姆拉克(1270-1293 年)建立了一个新的所罗门王朝。它逐渐在神话中扎根,宣称自己是玛克达女王(或称示巴女王)和犹太国王所罗门的儿子梅内利克的后裔。这一家谱 "认证 "在14世纪的《Kebra Negast》(《国王的荣耀之书》)中广为流传,成为所罗门王朝长达七个世纪的思想基础。经过内部斗争后,王国在阿姆达-西雍(1314-1344 年)的领导下恢复了稳定。他控制了在该国南部和西部威胁其权力的穆斯林苏丹国。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精神生活充满活力。扎拉-雅各布国王(1434-1468 年)试图在严格的教条式正统思想和近乎崇高的圣母崇拜的基础上建立埃塞俄比亚教会的统一。他继续与周围的酋长国进行胜利的斗争,并努力实现王国政府的中央集权。通过与西方君主和教皇尤金四世沟通,扎拉-雅各布国王向圣地耶路撒冷派遣了第一批埃塞俄比亚修道士。

XVIe siècle

宗教冲突

16世纪的前几十年是阿比西尼亚历史上最血腥的时期之一。随着伊法特和阿达尔穆斯林酋长国与阿比西尼亚君主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埃米尔马赫福兹宣布对基督徒发动圣战,最终于 1516 年被莱布纳-登格尔国王(1508-1540 年)击败。

1525

格拉纳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血腥屠杀

艾哈迈德-伊本-易卜拉欣-加齐(Ahmad ibn Ibrahim al Gazi)绰号 "左撇子"(Gragn),为了给岳父报仇,他出兵攻打东正教王国。十八年的荒凉岁月接踵而至,在此期间,大屠杀、教堂和修道院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宗教和文学遗产遭到破坏,基督教帝国濒临崩溃。莱布纳-登格尔被逼到了绝境,他向葡萄牙国王发出了求救信号。最后,他的儿子和继任者加拉瓦多斯迎接了由克里斯托弗-加马(著名航海家之子)率领的 400 名葡萄牙骑兵组成的分遣队。

1543

格莱格人死于战场

首战失利后,葡萄牙军队重新集结,并于 1543 年在塔纳湖附近重创穆斯林。格拉尼在对抗中死亡,导致其军队溃败,退守哈拉尔。但王国的力量被削弱了,仍然受到土耳其人、西米恩的法拉沙犹太人叛乱以及穆斯林奥罗莫人向南扩张的威胁。扎尔萨-登格尔(1563-1597 年)重新组建了一支军队,并成功地在阿比西尼亚(包括厄立特里亚、提格雷、韦洛、戈贾姆和乔阿)重建了帝国权威。

XVIIe siècle

耶稣会士的基督教福音传播引发叛乱

在摆脱了伊斯兰教的威胁后,埃塞俄比亚人在整个17世纪都面临着随葡萄牙士兵登陆的天主教传教士的阴险计划。佩罗-派斯神父成功地使扎-登格尔皇帝(1603-1604 年)皈依了天主教。不久后他被暗杀。苏塞诺斯国王(1607-1632 年)重申臣服于教皇,并试图让臣民皈依天主教。在东正教神职人员的支持下,这一计划激起了人民起义,迫使君主退位,让位给他的儿子法西利达斯。

1632-1855

贡达拉王朝的兴衰

法西利达斯(1632-1667 年)放弃了天主教洗礼,重建了正统信仰,并将耶稣会士驱逐出境。在此之前,君主们会根据冲突迁移宫廷,但他决定将首都建在贡德尔。这种定居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工匠和艺术家。在雄伟的城堡和丰富的图书馆的庇护下,这座城市成为了学习、艺术和音乐的中心。1706 年,伊亚苏国王遇刺身亡,预示着刚达尔的衰落。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自相残杀的斗争和奥罗莫人的扩张削弱了王国的实力,王国分裂为不同的地方势力。这个 "法官时代 "一直持续到 1855 年。

1855

国王狄奥多罗斯二世即位

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夸拉省省长的儿子卡萨-海鲁(Kassa Haylu)崛起。卡萨曾在修道院接受教育,通过参加肆虐全国的战争,他完善了自己作为军事战略家的使命,之后成为一名逃犯(shifta)。他聚集了一大批支持者,逐一击败了当地的王朝,直至最强大的乔亚王朝。未来的国王梅内利克成了他的俘虏。1855 年,卡萨以西奥多罗斯二世(1855-1869 年)的名义被宣布为国王,他不顾民众和教会的强烈抵制,要求教会提供大量财政捐助,开始了国家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1868

约翰尼斯四世登基

狄奥多罗斯二世要求维多利亚女王与穆斯林作战,但没有得到女王的回应,于是他劫持了一些英国人质。结果,一支由 32000 名英国人组成的大军兵临城下。自知理亏的狄奥多罗斯被困在马格达拉要塞,宁愿选择自杀。在经历了更多关于继承权的争吵之后,提格雷的拉斯最终以约亨内斯四世(1872-1889 年)的名义夺取了王位。作为一名娴熟的外交家,他赢得了包括乔亚国王梅内利克在内的最危险对手的效忠。他开始击退埃及人的入侵,遏制意大利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殖民野心。但苏丹马赫迪派(或称苦行僧)威胁着贡德尔。尤汉尼斯就是在与这一穆斯林教派作战时受了致命伤。

1889

埃塞俄比亚皇帝梅内利克二世。他的首都变成了亚的斯亚贝巴

约哈内斯去世后,长期以来一直向往至高无上头衔的乔亚国王以梅内利克二世的名义自称皇帝(1889-1913 年)。1892 年,他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并将其作为首都。在良好的条件下,这位君主与意大利人签署了《威查尔条约》,当时意大利人已经在厄立特里亚建立了强大的势力。但是,对条约文本的不同解释导致梅内利克于 1893 年废除了该条约,这足以唤醒意大利的扩张野心,因为意大利对提格雷提出了主权要求,并要求对哈拉尔实行保护。

1896

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得到承认

皇帝不畏强敌,组建了一支 12 万人的军队,并于 1896 年与意大利人开战。阿杜阿战役是非洲军队战胜西方军队的第一场胜利。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和独立得到正式承认。随后,梅内利克二世将其领土向南扩展,使国家拥有了现在的边界,并实现了现代化。随着吉布提铁路的开通,公路网也得到了发展。学校、医院和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力和电话也被引入。梅内利克二世去世后,他的孙子伊亚苏(1913-1916 年)上台执政。伊亚苏被认为过于亲近穆斯林,并因改革而不受教会和贵族的欢迎,他被指控否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他被逐出教会,随后被废黜。梅内利克的女儿祖迪图(Zewditou)被任命为皇后。不过,摄政的是哈拉尔总督、先帝的堂兄 Ras Makonen 的儿子 Ras Tafari。

1924

埃塞俄比亚加入国际联盟(国联)

渴望将埃塞俄比亚推上国际舞台的拉斯-塔法里废除了奴隶制,并为埃塞俄比亚争取到了国际联盟的成员资格,这在理论上保护了埃塞俄比亚免受欧洲殖民企图的影响。

1930

塔法里加冕海尔-塞拉西皇帝

1930 年,皇后祖迪图去世,塔法里被宣布为内古斯(皇帝),并加冕成为索洛蒙王朝第 256 位国王。他取名海尔-塞拉西,或 "三位一体的力量"。他建立了议会,议员由他本人挑选或由贵族选举产生,但他的改革主要惠及精英阶层。

1935

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墨索里尼的代理人遍布全国各地,在意大利于 1935 年 10 月 3 日开始进行干预之前,他们煽动阴谋以加剧种族紧张局势并破坏政府的稳定。国际联盟实施的制裁过于温和,法国和英国保持中立,这些都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

9 mai 1936

墨索里尼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东非殖民地

1936 年 5 月 5 日,来自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意大利军队占领了亚的斯亚贝巴。墨索里尼随后宣布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面对自知必败的局面,海尔-塞拉西流亡伦敦。意大利元帅格拉齐亚尼(Graziani)被任命为总督,开始血腥镇压在乔亚、戈贾姆和贡德尔发动英勇游击战的爱国者(arbagna)。1939 年,一次针对格拉齐亚尼的未遂暗杀引发了一场针对首都居民的大屠杀。短短几天内,黑衫军(意大利法西斯民兵)就造成 10 000 人死亡。正当英法两国批准与意大利的 "睦邻友好 "条约,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之时,这种野蛮行径加强了埃塞俄比亚的抵抗。

1941

海尔-塞拉西作为解放者进入亚的斯亚贝巴

1940 年,墨索里尼站在纳粹德国一边参战,彻底改变了局势。急于确保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安全的英国人最终对内盖夫的请求做出了积极回应。由温盖特少校和皇帝本人率领的英军 "吉迪恩部队 "正是从苏丹召集埃塞俄比亚游击队的。由于被切断了与欧洲基地的联系,意大利人于 1941 年 5 月 5 日投降,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占领。1942 年和 1944 年与英国签署的两项条约恢复了埃塞俄比亚的全部主权。

1950

联合国将厄立特里亚列入埃塞俄比亚名单

联合国决议宣布厄立特里亚自治,并通过联邦联系将其与埃塞俄比亚相连。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重建运动开始了。埃塞俄比亚采用了新货币,并于 1955 年颁布了新宪法。1958 年,亚的斯亚贝巴成为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总部,1962 年成为非洲统一组织总部。尽管亚的斯亚贝巴实现了现代化,但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仍在增长,因为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专制和封建的。

1962

埃塞俄比亚兼并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彻底吞并了厄立特里亚,并在教育系统中用阿姆哈拉语取代了当地语言提格里尼亚语,这加剧了分离主义的诱惑。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ELF)开始为国家独立而战,并得到了苏丹、南也门和叙利亚的支持,这些国家认为埃塞俄比亚的政策是反阿拉伯和屈从于美国的。1963 年,欧加登地区爆发动乱,该地区自 1960 年以来一直要求从索马里独立。埃塞俄比亚在边境集结军队,威胁摩加迪沙,摩加迪沙因得不到苏联保护者的大力支持,于1964年3月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与此同时,政府对巴莱和西达莫地区的奥罗莫和索马里农民起义进行了血腥镇压。

1970

厄立特里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的成立,斗争变得更加激进。在几年的独立野心之后,该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1972

革命时代的开始

在亚的斯亚贝巴,物价上涨、腐败、非阿姆哈拉地区缺乏教育政策以及土地集中在寡头手中等问题激起了人们的愤怒。阿姆哈拉士兵成立了武装部队协调委员会(Derg),并下令逮捕某些领导人。1972 至 1974 年间,饥荒肆虐该国北部的谢瓦(Shewa)、韦洛(Welo)和提格雷(Tigray),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逃往城镇。1973 年,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一系列事件。罢工、抗议和军队兵变震惊了亚的斯亚贝巴。

12 septembre 1974

海尔-塞拉西皇帝退位

德尔格逮捕了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大臣、名人和顾问,最终将其废黜。海尔-塞拉西被软禁,后神秘死亡。德尔格解散了议会,中止了《宪法》,并推行社会主义。1975 年,反对新政府的提格雷解放阵线(Tigray Liberation Front,TLF)成立。1977 年,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上校在清除了德尔格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后,被宣布为国家元首。这标志着针对所有政权公开宣布的敌人的恐怖和清洗时期的开始。

Juillet 1977

索马里入侵欧加登

在古巴和社会主义南也门士兵的支持下,埃塞俄比亚军队袭击了索马里人,后者于1978年3月撤出该国。集体化政策、强迫人口迁移和 "红色恐怖 "加剧了对政权的反对,阿法尔人、索马里人、奥罗莫人,尤其是提格雷人中出现了分离主义运动。

1984-1985

国家遭遇大饥荒

尽管国际社会提供了援助,但叛乱地区的当局仍玩世不恭地维持着这场饥荒,造成数十万埃塞俄比亚人死亡。摩西行动 "导致数以千计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前往以色列。

1988

苏联撤回对孟津的支持

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苏联拒绝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任何进一步的军事援助。1989 年,一场流产政变使埃塞俄比亚军队军心涣散。没有什么能阻止团结在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EPRDF)中的反对力量向首都进军。

1991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革命者夺取政权

1991年5月21日,"红色内古 "因其传统盟友的失败和军事权威受到挑战而流亡津巴布韦。七天后,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进入亚的斯亚贝巴,与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一起成立了由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担任主席的过渡政府,进行了意义深远的经济改革。萨洛蒙行动继续将犹太人移居到圣地。

1993

厄立特里亚独立

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得到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成为非洲第 52 个国家,彻底结束了邻国之间持续近 30 年的冲突。

1994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宣布成立

埃塞俄比亚人前往投票站选举 547 名联邦制宪会议代表。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决权甚至分离权。1995 年重新选举后,梅莱斯-泽纳维被确认执政,并继续推行国家经济自由化。他试图解散分离主义团体,包括奥罗莫的解阵和欧加登的解阵。埃塞俄比亚谴责厄立特里亚和该地区其他国家支持这些团体破坏其政权稳定。

1998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之间战火重燃

厄立特里亚采用了一种新货币,其汇率使埃塞俄比亚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两国关系因此变得紧张。在巴德梅镇附近发生边界争端后,战斗再次爆发。厄立特里亚人攻入埃塞俄比亚领土,但在 1999 年的反攻中被击退。厄立特里亚拒绝了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提出的计划,埃塞俄比亚反过来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南部。

12 décembre 2000

和平协定在阿尔及尔获得批准

该和平协议在两国之间建立了一个由联合国维和人员控制的非军事区。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在全国和地区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这并没有消除冲突造成的 120,000 名受害者和数以万计的流离失所者。埃塞俄比亚在国际捐助者和投资者的眼中变得非常虚弱,信誉扫地。2002 年,一个国际委员会划定了边界,将巴德梅划归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拒绝了这一决定。

2003

甘贝拉地区的种族紧张局势

过去二十年的苏丹战争导致大量难民涌入甘贝拉,造成当地居民关系紧张。尽管农业生产有所增长,但贫困地区仍未摆脱粮食短缺的阴影。政府被指控实施屠杀。2005 年,尽管反对党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大选导致提格雷事实上重新掌权。随后,主要反对党领导人被监禁两年、判处无期徒刑,最终于 2007 年获释。

2010

梅莱斯-泽纳维再次被任命为总理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党在立法选举中大获全胜,得票率超过 90%,但反对党对此提出异议,要求重新举行选举。提格雷党和梅莱斯-泽纳维自 1991 年起开始执政,他们在风雨飘摇中重新掌权。

2011

埃塞俄比亚对索马里的军事干预

2006 年至 2009 年间,与索马里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埃塞俄比亚在 2007 年撤出冲突后,又于 2011 年派出一支军事特遣队,与伊斯兰极端分子谢巴卜作战。在平定了该国南部地区之后,埃塞俄比亚于 2013 年逐步撤出,让联合国部队埃米森(Amison)进驻其阵地。

Août 2012

梅莱斯-泽纳维之死

蒂格雷总统的去世引发了严重的继任危机。但自 1930 年海尔-塞拉西皇帝登基以来,随着副总统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的上台,该国首脑第一次实现了有序过渡。

Mai 2013

复兴大坝项目

启动非洲最大的尼罗河文艺复兴大坝项目。与埃及就分享尼罗河水域问题爆发外交危机。

7 octobre 2013

穆拉图-特肖梅当选总统

随着这位前大使的当选,执政联盟内部的争斗趋于稳定。而反对党则陷入了内部斗争。2015 年,执政联盟在立法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埃塞俄比亚的经济腾飞集中体现在城市发展、旅游业开放、纺织业繁荣(工厂从亚洲迁往埃塞俄比亚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以及鲜切花贸易(埃塞俄比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鲜切花生产国)。2015 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巴拉克-奥巴马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

2016

奥罗莫和阿姆哈拉起义震动全国

就在国家非常稳定的时候,奥罗莫人的起义却在流血中被镇压。近 50 名学生在安博遭到屠杀。同样,阿姆哈拉人也反抗由提格雷人领导的联盟。根据大赦国际的记录,一年内有近 500 人死亡,其中包括奥罗莫人和阿姆哈拉人,还有数千名政治犯。

2018

阿比-艾哈迈德,总理,与厄立特里亚停战

2018 年,阿比-艾哈迈德接替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当选总理,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现年 42 岁的 "阿比博士 "本人选择信奉基督教新教,但父亲一方是奥罗莫人和穆斯林,母亲一方是东正教徒和阿姆哈拉人。他是这项工作的不二人选。作为网络安全专家,他于 2009 年成立了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局。2015 年至 2016 年,他被任命为科技部长,2018 年当选为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OPDO)领导人,在奥罗莫国家建立了政治共识。10 月,萨赫勒-沃克-祖德总统由联邦议员一致选举产生。这位非凡的外交家曾任埃塞俄比亚驻塞内加尔、吉布提和法国大使,2011 年被任命为联合国总干事,之后在联合国机构内担任各种职务。

Juin 2019

无标题段落

反对巴哈达尔阿姆哈拉政府的流产政变。

Octobre 2019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比-艾哈迈德

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阿比-艾哈迈德。瑞典机构特别强调了他在和解和与厄立特里亚签署停战协定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作为民族和解者所发挥的作用。

Novembre 2020

提格雷战争开始

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厄立特里亚军队和阿姆哈拉法诺民兵支持的政府军正在与提格雷部队交战。平民是这场战争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非政府组织在当地报告了许多死亡和流离失所者。

Novembre 2022

提格雷战争结束

战争开始整整两年后,提格雷叛军与埃塞俄比亚国家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据大赦国际估计,有 600 000 人被屠杀,120 000 多名妇女被强奸,数千人沦为难民。

Mars 2023

阿姆哈拉新的紧张局势

阿比-艾哈迈德希望解散该国的地区性少数民族民兵并解除其武装,阿姆哈拉-法诺民兵随之反叛,并在整个地区拿起武器。冲突尤其在贡达尔和巴哈达尔爆发,平民在战斗中丧生。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局势趋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