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000 à -4500

史前和古代

约旦河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摇篮之一。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火石和工具,证明了非常古老的人类存在。该地区当时是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从公元前9000年开始,人们定居下来,发展农业。气候变得更加温暖。安曼附近的艾因加扎尔遗址曾有3000人居住。其居民开发了由美索不达米亚人引入的陶器。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极品拟人雕像现在在约旦博物馆展出。

-4500 à -1548

无标题段落

男子在达纳保护区内的费南铜矿进行开采。工具的质量提高,可以种植小麦、大麦和橄榄。山羊和绵羊被驯化,居民用干燥的泥土建造房屋,屋顶用芦苇和木材与泥土混合。 迦南人,一个来自加利利的部落,将他们的影响扩展到约旦河谷,建立了坚固的村庄。整个地区的贸易得到加强。该国南部的居民是被称为Shasus的游牧民。公元前1548年,埃及第18王朝占领了约旦的部分地区,并传播其军事、文化和艺术的优势。

-1200 à -582

无标题段落

埃及的影响逐渐减弱,三个小王国应运而生。东北部的亚扪,中部的摩押,南部的以东。圣经》中的记载虽然并不总是得到考古研究的证实,但却提供了关于当时主要角色的信息:死在尼泊山上的摩西;阻止亚扪人在基列地入侵的第一位以色列国王扫罗;夺取亚扪和摩押的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

331 av. J.-C. à 218 av. J.-C

无标题段落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从希腊延伸到喀布尔,从埃及到土耳其。他建立了加达拉(Umm-Qays)和阿比拉(Quwayliba)等城市。当他于公元前323年去世时,他的帝国被他的将军们瓜分。托勒密继承了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和约旦在内的领土,建立了费城,后来成为安曼。塞琉古在巴比伦建立了塞琉古王朝。战争很快就爆发了,塞琉古人占领了约旦河谷的东部地区。他们把伽达拉改名为安提阿。

iStock-470175315.jpg

102 av. J.-C. à 4 av. J.-C

无标题段落

犹太王亚历山大-詹尼厄斯(Alexander Jannaeus)对加达拉进行了围攻。然后他夺取了佩拉以南的一个据点阿马顿特。费城的暴君西奥多作为回报,屠杀了犹大的军队。亚历山大-詹尼乌斯随后转向基列和摩押的土地。在他死的时候,他拥有整个基列山的西侧,他把那里改成了犹太法。罗马人接手后,庞培将军拿下了加达拉。希律王提供支持,将帕提亚人从叙利亚-巴勒斯坦击退。作为回报,他成为耶路撒冷的国王,并收到加达拉和希波城作为礼物。在他于公元前4年去世时,这些都被送回了叙利亚省。罗马政府将该地区划分为两个省:叙利亚,亚尔穆克河以北;阿拉伯,包括杰拉萨(杰拉什)、费城和佩特拉。

106 - 622

从伊斯兰教的出现到奥斯曼帝国的出现

罗马皇帝图拉真将该地区统一在他的旗帜下,打倒了纳巴泰王国,将其纳入阿拉伯省。罗马帝国,然后是拜占庭帝国,重建了德卡波利斯的城市,包括加拉萨、费城、阿比拉、加达拉、佩拉和迪翁。他们开发了通信线路,贸易也随之繁荣起来。324年,君士坦丁皇帝的到来启动了该地区激烈的基督教化。这个国家到处都是教堂和圣地。

622 - 750

无标题段落

622年,先知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在那里他教导人们一起祈祷的好处。伊斯兰教的出现进展迅速,629年在毛塔爆发了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第一次冲突。636年,拜占庭人在亚尔穆克战役中失败,然后是耶路撒冷。所建立的哈里发是按照穆斯林信仰的发展和阿拉伯征服的轮廓建立的。倭马亚王朝在位时没有分享从埃及北部延伸到今天的巴基斯坦的领土。在约旦,倭马亚王朝建造了 "沙漠中的城堡 "和安曼的城堡宫。747年,一场强烈的地震造成了混乱,阿巴斯王朝利用这一机会接管了帝国。

750 - 1095

无标题段落

阿巴斯王朝对阿拉伯和波斯文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哈里发们鼓励文学、艺术、哲学、数学和医学的传播。然而,位于哈里发王朝外围的约旦领土却在这种扩张中被忽视了。9世纪和10世纪,位于埃及的什叶派部落(忠于先知的女婿阿里)法蒂玛王朝占领了约旦。土耳其人则阻止基督教朝圣者前往耶路撒冷。1095 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会议上号召动员军队。他承诺为前往圣城安放十字架的人提供大赦(赦免所有罪过)。

1096 - 1115

无标题段落

法国贵族们听到了这个号召,举起军队,向君士坦丁堡进发。1099年7月15日,布永的戈弗雷扳倒了耶路撒冷,并屠杀了其居民。十字军建立了一个封建制度,并接管了商队站。成为耶路撒冷国王的布洛涅的鲍德温加强了他在圣地以外的活动。他接管了外约旦。凯拉克和肖巴克城堡的建立是为了防止阿拉伯人的重新征服。

1116 - 1453

无标题段落

叙利亚苏丹努尔-艾德-丁主张统一穆斯林。他派他的军事领袖萨拉丁到埃及支持法蒂玛王朝。随着他的成功,萨拉丁在1171年废除了什叶派王朝,并取得了苏丹的称号,然后在努尔-艾德-丁死后扩大了他的权力。然后,他着手赶走十字军,夺回了耶路撒冷、克拉克和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3个世纪以来,该地区一直保持着某种稳定,使新的村庄在约旦涌现。

iStock-174646797.jpg

1453 - 1908

无标题段落

奥斯曼人占领君士坦丁堡,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517年,他们占领了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北部。到16世纪末,他们的帝国包括土耳其、东南欧、从埃及到阿尔及利亚的宽阔沿海地带、近东和红海两岸的沿海地带。帝国很少关注外约旦的命运,只是在1908年修建了一条连接大马士革和麦地那的铁路线,才让它有了发展的迹象。

1914 - 1918

阿拉伯大起义和约旦的诞生

当欧洲的战争即将爆发时,奥斯曼土耳其站在了德国一边。1915年,杰马尔-帕夏的部队逼近苏伊士运河。英国人开始意识到控制该地区的重要性。他们依靠强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通过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Thomas Lawrence)挑起了一场起义。在麦加郡长费萨尔-伊本-侯赛因的支持下,英国人参与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他们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然后是亚喀巴,最后是1918年的叙利亚。费萨尔-伊本-侯赛因在大马士革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政府。

1918 - 1946

无标题段落

1916年,英国和法国背着阿拉伯人签署了《赛克斯-皮科条约》,对两国之间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规定。叙利亚和黎巴嫩归法国所有,而英国则得到了巴勒斯坦、约旦和西岸。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怨恨,英国人把伊拉克留给了费萨尔-伊本-侯赛因,并同意让他的兄弟阿卜杜拉成为外约旦的埃米尔。但该国仍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923年,阿卜杜拉在安曼建都,两年后,他的兄弟阿里为他带来了马安和亚喀巴地区。1928年,外约旦通过了一部宪法和一个议会。英国的保护国于1946年3月22日结束。5月25日,阿卜杜拉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元首。

1946 - 1948

阿拉伯-以色列战争

许多大屠杀的幸存者搬到了巴勒斯坦,为建立以色列国做准备。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关系更加紧张。联合国提议将巴勒斯坦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并将耶路撒冷作为国际授权区。但该提案被拒绝。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恐怖行动是由犹太团体进行的,反之亦然。尽管英国人担心发生内战,但他们还是离开了该地区,让双方面对面地交流。

1948 - 1950

无标题段落

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诞生。这个国家立即得到了急于在中东地区寻找盟友的美国和俄罗斯的承认。五个阿拉伯国家组成了一个联盟:约旦、叙利亚、埃及、黎巴嫩和伊拉克。这些国家派遣准备不足的部队进入新的以色列国,整合那里的巴勒斯坦部队。阿拉伯人面对的是一支装备更好、人数更多的以色列军队。不过,阿拉伯军团还是成功地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和西岸。当冲突在耶路撒冷的大门口陷入困境时,联合国获得了停火。1949年4月3日,约旦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和平协议的签署导致80万犹太人迁往以色列,而7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了他们的家园和土地。阿卜杜拉国王奉行积极同化这些难民的政策,有计划地给予他们约旦国籍。

24 avril 1950 - 11 août 1952

无标题段落

阿卜杜拉国王于1950年4月24日正式吞并了西岸。但这种吞并行为引起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国王于1951年7月20日在耶路撒冷被暗杀。他的长子塔拉勒继承了他的位置,但只用了一年。由于患有精神疾病,他于1952年8月11日退位,让给了年仅17岁的儿子侯赛因。

1952 - 1967

侯赛因国王的统治

约旦的新国王尽管年轻,但却显示出很高的政治技巧。他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同时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1967年,纳赛尔获得了联合国在西奈和加沙地区的离开。他在该地区集结军队,同时与侯赛因国王签署了一项共同防御协议。由于担心被入侵,以色列率先于1967年6月5日摧毁了驻扎在当地的埃及空军。这就是六天战争。以色列给埃及和约旦造成了沉重的失败,并收复了西奈半岛、加沙、戈兰高地和西岸。约旦失去了10,000人,一个繁荣的领土,并看到30万新的巴勒斯坦难民到来。

1968 - 1971

无标题段落

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义情绪愈发强烈。巴解组织在约旦建立了基地,很快,武装的巴解组织成员在约旦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引起了与军队的冲突。亚西尔-阿拉法特呼吁推翻哈希姆君主制,1970年6月,有人企图暗杀侯赛因国王。9月,3架客机被巴解组织劫持到扎尔卡。9月16日,侯赛因告诉他的军队,将恐怖分子赶出巴勒斯坦难民营。这次行动造成了数千名平民的伤亡,这一事件被称为 "黑九月"。为了支持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叙利亚向边境派出了坦克。侯赛因向美国人寻求帮助,但正是以色列人进行了空袭,使叙利亚的威胁流产。亚西尔-阿拉法特在黎巴嫩找到避难所。

1973 - 1978

无标题段落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联军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赎罪日战争。约旦选择了中立的立场,成为西方国家在该地区的一个特殊对话者。侯赛因在1974年勉强签署了《拉巴特协议》,承认巴解组织是 "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从而放弃了对西岸的要求。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和平条约,但约旦拒绝了它。

1980 - 1991

无标题段落

在伊拉克和伊朗的冲突中,约旦以阿拉伯团结的名义站在了伊拉克一边。1990年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时,约旦再次站在了伊拉克一边。这种支持使它失去了西方大国的财政和石油支持。亚喀巴港被封锁,迫使侯赛因正式尊重对伊拉克实施的国际禁运。战争结束后,在科威特工作的50万名巴勒斯坦人和约旦人被送回约旦,激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移民潮。

1993 - 1994

无标题段落

1993 年 9 月,《奥斯陆协定》批准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相互承认。约旦和以色列随后就持久和平进行了谈判。1994 年 7 月 25 日,双方在瓦迪阿拉巴签署了协议。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放了海陆边境,允许旅客和货物过境,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尽管拉宾于1995年遇刺身亡,但两国之间的和平仍在继续,外国投资终于开始流入约旦,从而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约旦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侯赛因国王于1999年去世,其子阿卜杜拉继位。

2007 - 2010

阿卜杜拉二世统治时期

阿卜杜拉国王继续推行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结构性改革。在 2007 年的市政选举中,他规定女性候选人的配额为 20%。他任命了一个政府,负责审查公务员和军人的养老金制度和税收,发展教育,减少公共开支。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他的雄心壮志踩了刹车,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1 - 2018

无标题段落

2011年1月,示威者走上安曼街头,抗议面粉、石油和汽油等基本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几天后,有一万人在首都的街道上游行。随着 "阿拉伯之春 "对该地区的震动,约旦的精英们正在惊慌失措。2011年6月12日,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直接向他的人民发表讲话,承诺实行更多的民主、对话、自由、改革和减少腐败。但承诺只是部分兑现。2018年6月,约旦人再次示威,反对上涨的燃料价格和税收,这是为确保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6.13亿欧元贷款而采取的两项措施。

2019 - 2024

无标题段落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发动了大规模恐怖袭击,发射了 3 000 多枚火箭弹,并穿透了以色列领土。在持续数小时的血腥袭击结束时,巴勒斯坦伊斯兰运动声称有 1 139 人遇难,250 人被扣为人质。以色列进行了报复,入侵了加沙地带。约旦与埃及结盟,试图通过斡旋使人质获释,但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