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消失

巴巴多斯的第一批居民是来自南美洲的美洲印第安人(Kalinagos 和 Tainos)。他们是最早到达巴巴多斯岛的欧洲人。1536 至 1550 年间,西班牙奴隶贩子的袭击摧毁了伊奇鲁加奈姆(该岛的土著名称)的居民,他们决定逃往其他岛屿。1627 年英国人登陆该岛时,岛上几乎无人居住。因此,如今巴巴多斯岛上已没有 "原住民 "的后裔。

非洲裔巴巴多斯人

绝大多数巴巴多斯人是黑人(91%)或混血儿(4%)。随着甘蔗种植的蓬勃发展,缺乏劳动力的英国殖民者迅速采用了大规模的奴隶制。在欧洲、非洲和新大陆之间组织了一场名副其实的肉体交易,数百万非洲人,绝大多数来自非洲大陆西部(今天的加纳、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被从他们的家庭和土地上掳走,作为商品出售。1635 年,第一部奴隶制法典出台,到 1684 年,黑人人口是白人人口的两倍,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更多奴隶的输入以及白人移民到其他岛屿或北美,这一比例只会越来越大。经过几代人近 200 年的虐待和被剥夺自由之后,巴巴多斯宣布废除奴隶制,开始了漫长的非殖民化进程,非洲裔巴巴多斯人(或非洲裔巴哈马人)掌握了巴巴多斯的命运。

巴巴多斯白人

欧洲白人是巴巴多斯最大的少数民族。其中一些人是早在十七世纪就来到巴巴多斯的第一批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定居者的后裔,而其他人则是最近才来到巴巴多斯的。他们包括被驱逐的囚犯(其中许多人是克伦威尔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和契约仆人。后者签署了一份工作七年的合同,以换取跨大西洋航行的费用和合同结束时的土地或资本。他们被昵称为"可怜的白人",或者更贬义的"红腿",因为他们在工作时会被晒伤,他们在巴巴多斯社会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有时会因为共同的不满与非洲裔巴巴多斯人结盟。相比之下,成为种植园主、商人和企业家的定居者则繁荣昌盛,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巴巴多斯的政治和经济精英。自 1966 年巴巴多斯独立以来,大多数欧洲白人移民到了联合王国,政治权力已移交给占多数的黑人。

印度社区

巴巴多斯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来自印度次大陆。最早来到巴巴多斯岛的是孟加拉丝绸商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最终与巴巴多斯妇女结婚,融入了巴巴多斯的大熔炉。20 世纪 30 年代,新一轮印度移民潮经圭亚那抵达巴巴多斯。林业工人大多来自古吉拉特邦,他们来到巴巴多斯寻求更好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流动商贩,走村串户,向无法进城购物的人出售商品。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仍在从事贸易工作。在大约 3,000 名印巴人中,约有 2,000 人来自古吉拉特邦,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他们构成了岛上穆斯林社区的主体)。

其他少数群体

巴巴多斯的其他民族包括东亚人(主要是中国人和香港人)和中东人(特别是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

犹太社区

由于受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许多塞法迪犹太人逃到了累西腓周围的荷兰巴西殖民地新荷兰。1654 年葡萄牙征服新荷兰后,犹太人被迫改变信仰或离开。一些人选择了巴巴多斯,他们带来了甘蔗以及种植和加工甘蔗所需的所有专业知识。

英国人怀疑新移民的成功以及他们与荷兰人进行贸易的愿望,于 1668 年 10 月 23 日实施了歧视性措施。犹太人被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贸易,被剥夺了购买奴隶的权利,并被迫生活在布里奇顿的犹太人区。尽管如此,犹太人社区仍在发展壮大,到 1679 年,巴巴多斯已有近 300 名犹太人。

这些措施大多在 1702 年取消,1802 年完全废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社区继续发展壮大,直到 1831 年路易斯安那飓风摧毁了巴巴多斯岛及其经济。第一批犹太人抵达时在布里奇顿建造的Nidhe Israel 犹太教堂 被摧毁。该犹太教堂后来重建,但由于移民或同化,塞法迪社区继续衰落。1929 年,最后一名塞法迪犹太人离开了该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犹太人在巴巴多斯的活动有所恢复。从 1931 年起,许多来自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担心纳粹主义抬头,纷纷到巴巴多斯定居。犹太教堂于 1987 年恢复礼拜活动,2008 年开设了博物馆。犹太教堂周围地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语言

英语是巴巴多斯的官方语言,也是行政、教育、通讯和公共服务的语言。更确切地说,它是英式英语,有自己的拼写和发音标准(除了一些细微差别)。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巴巴多斯语是主要语言。这种克里奥尔方言是大多数巴巴多斯人使用的语言。它基本上是英语和非洲语言的混合体,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