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 1250

第一批波利尼西亚探险家的到来

库佩是一位传奇的探险家,他离开波利尼西亚人传说中的祖居地夏威基(Hawaiki),去捕杀一只扰乱岛上捕鱼活动的巨型章鱼。狩猎过程漫长而艰辛,他一直走到新西兰群岛。
当他们接近陆地时,库佩的妻子库拉玛罗蒂尼(Kuramārōtini)看到远处有一大片长长的白色区域。"他奥!他!"- 一朵云,一朵云!(一朵云表示附近有陆地)--"He ao tea!"- 一朵白云- He ao tea roa!- 一朵长长的白云!
这句感叹给当时发现的岛屿取了个名字。
这些显然都是故事和传说,库佩岛是否存在难以考证。
与章鱼相比,可能是鲸鱼和它们的迁徙活动让波利尼西亚人踏上了这片水域。至于他们出发寻找新领地的原因,巨型章鱼干扰捕鱼的故事似乎指向了供应或资源稀缺的问题。

1642

与欧洲人的首次接触

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受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执行探索南洋的任务,寻找传说中的 "南方大陆"。
在这次航行中,他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继续向东航行时,他看到了新西兰。然而,最初与毛利人的冲突使他不敢踏上陆地。双方对欢迎仪式的误解导致了海上冲突,这促使塔斯曼立即再次出发。他沿着北岛西海岸航行,初步绘制了地图草图,但不知道这是岛屿还是大陆。

1769-1770

库克船长在 "奋进号 "上的航行经历

库克被正式派往太平洋执行一项科学任务:观测金星的轨迹,试图确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非官方的秘密任务是,库克被派去发现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就像上个世纪的塔斯曼一样。
他收到的指示明确指出,他要 "在征得当地人同意的情况下,以大不列颠国王的名义占领该国的战略要地;如果该国无人居住,则为国王陛下占领该国"。

库克与一位会讲英语和毛利语的大溪地酋长图帕亚同行,图帕亚在与库克遇到的各个部落建立尽可能友好、和平的关系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
库克在旅行中引进了猪肉和马铃薯等新食物来源以及肺结核、梅毒和淋病等新疾病。

iStock-1427474799.jpg

1810-1820

第一个欧洲定居点和火枪的到来

少数欧洲人逐渐在奥特亚罗瓦沿岸的一些重要地点定居下来。捕鲸者、海豹捕猎者、渔民、商人、从澳大利亚逃来的囚犯以及一些基督教传教士。
19世纪20年代初,大批捕鲸者在群岛湾的科罗拉雷卡(Kororāreka,今拉塞尔附近)定居,该镇很快成为主要的捕鲸港口,一度是南半球最大的捕鲸港口。
科罗拉雷卡是毛利人和欧洲人的重要接触点:一些毛利人在船上工作,当地的哈普族hapu)向水手出售猪肉和土豆。科罗拉雷卡(Kororāreka)也因其卖淫业而闻名,性服务只是毛利人交换商品的另一种方式。由于卖淫和酗酒的高发率,科罗拉雷卡继承了太平洋 "祸害 "或 "地狱坑 "的绰号。
但该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当地的哈普人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殖民地之间建立了一条贸易路线。毛利人送来了猪和土豆,换来了烟草、酒、金属工具、棉衣和......火枪。火枪。
毛利人发现并获得火器是一系列毁灭性战争的起点,这些战争将影响整个奥特亚罗亚。

1820-1840

火枪大战,或土豆大战

毛利社会是一个部落社会;毛利人从来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而是由众多的部落(iwi )和小部落(hapu )组成。1818 年,恩加普希 部落(Ngāpuhiiwi,位于北地)的酋长洪吉-希卡(Hongi Hika)新近配备了火枪,对邻近部落发动了袭击,而这些部落仅配备了传统武器。洪吉-希卡(Hongi Hika)的成功鼓励其他部落 也装备了火枪,冲突一直持续到所有部落都能使用火器为止。
据估计,在此期间共发生了3000次战斗,造成2万至4万毛利人丧生。
除了火枪之外,这些冲突的另一个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马铃薯。马铃薯是一种可靠和易于种植的食物来源,它使战士们更容易和更长时间地获得食物,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些历史学家将这些战争称为 "马铃薯战争"。

6 février 1840

签署《威坦哲条约

威坦哲条约》被看作是新西兰国家的建国条约。正是通过这个条约,奥特亚罗亚正式归属于英国王室,(在纸面上......)毛利人获得了与英国定居者相同的权利。然而,翻译错误是许多不满的根源,并导致了重大冲突。

Waitangi Treaty Grounds © Shaun Jeffers - Shutterstock.Com.jpg

1840-1841

首都的选择

在条约签署之前,该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是科罗拉雷卡。然而,总督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不愿将首都设在那里,因为那里有太平洋 "地狱之渊 "的美誉,而且风俗习惯也不太良好。他首先选择了科拉雷卡稍偏南的奥基亚托(Okiato)(今天的罗素镇包括奥基亚托和科拉雷卡这两个前城镇),然后在购买了该地区的土地后将首都迁往奥克兰。
首都(以及贸易)的南迁受到了岛屿湾哈普人 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导致了一场被称为北方战争的冲突,也是引发新西兰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1845-1855

新西兰战争的开始

条约签署后,大批英国定居者(毛利人称之为 Pākehā )来到新西兰。10 年内,新西兰就有 2,000 到 20,000 名Pākehā人。
所有定居者都得到了同样的承诺:土地。于是,一场从毛利人手中购买土地的大规模运动开始了,交易过程中,毛利人往往会因为违背承诺或完全压低价格而受到损害,因为毛利人对金钱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毛利人越来越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但定居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
紧张局势的加剧导致整个地区发生冲突。毛利人试图捍卫自己的土地,而帕卡人则试图获得/征服土地。
由于毛利社会的部落性质,情况十分复杂。这不仅仅是一个毛利人/部落对立的问题。iwi hapu 之间的竞争意味着某些部族有时会决定在某些战役中与帕凯哈人 结盟。

1854

新西兰的第一个议会

新西兰第一届议会成立,并在奥克兰举行会议。
21岁以上的英国男性和土地所有者获得了选举权。毛利人在理论上没有被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自条约签订以来一直是王室的臣民,但他们的公有土地所有权制度使他们无法满足后一个条件。

1858

创建Kīngitanga--毛利国王运动

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该地区居住着 6 万多名毛利人。

争夺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冲突也随之升级。为了团结各部落,反对无节制地出售土地,一些部落 决定建立一个中央权力机构,以促进谈判。毛利人的 "国王",但绝不是为了挑战英国王室。
毛利人 版本的《威坦哲条约》规定,毛利人 保留对其领土的管理权。但英国版本则规定毛利人将主权让与英国王室。因此,设立国王被视为叛乱行为,这导致了新西兰战争中最血腥的一幕:怀卡托入侵和战役。

1863

入侵和怀卡托之战

对怀卡托的入侵是新西兰战争的转折点。总督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集结到京畿道,所以他请求大英帝国的援军来粉碎这一运动。10,000名帝国士兵被派出,4,000名殖民地士兵被动员起来,几百名毛利人加入了队伍。
5,000名Kīngitanga部队无法做什么。
新西兰战争结束后,150万公顷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被没收,作为对毛利人 "反叛 "的惩罚。

1865

无标题段落

随着南岛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淘金热的兴起,政府将首府迁至惠灵顿,以便占据更中心的位置。

1867

无标题段落

议会为毛利人保留四个席位。毛利人随后获得选举其代表的权利。

1879

无标题段落

全国所有年满 21 岁的男性,只要是王室的子民,都可以投票。

1893

无标题段落

在凯特-谢帕德(Kate Sheppard)的努力下,妇女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选举权,她带着一份请愿书走遍全国,收集了全国四分之一成年妇女的签名!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军团(ANZAC)的士兵们加入了战争的行列。新西兰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战役是土耳其的加利波利战役,但在西线(尤其是索姆河),新西兰军团的损失最大。这些损失在澳新军团日得到纪念,口号是 "以免我们忘记"。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西兰再次参战并派遣部队。太平洋战争使人们担心领土会受到直接攻击,因此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防御工事,就像法国的大西洋墙一样。
,美国在新西兰建立了军事基地,新西兰是在太平洋作战的良好基地。

1947

无标题段落

在获得领地(独立殖民地)地位 40 年后,该国放弃了殖民地地位,成为完全主权国家。

Années 1950-60

无标题段落

新西兰找到了英国以外的市场,并扩大了出口政策,使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开放了移民政策。

1975

无标题段落

成立威坦哲法庭,这是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违反条约的行为,并为受害的 iwi 和 hapu 提供补偿。威坦哲法庭至今仍在运作。土地被归还,并给予经济补偿。有些人认为这仍然太少,但认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1984

无标题段落

新西兰禁止核动力或核武船舶停靠其港口,此举给新西兰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蒙上了阴影。不过,新西兰对自己的 "无核 "地位深感自豪。

1985

无标题段落

法国特勤局击沉了停泊在奥克兰、准备驶往太平洋抗议法国在那里进行核试验的绿色和平组织船只 彩虹勇士号。这是外交部长夏尔-埃尔努(Charles Hernu)在密特朗总统授权下下令进行的破坏活动。一名摄影师兼船员费尔南多-佩雷拉(Fernando Pereira)遇难。

此案由联合国秘书长处理,他给予新西兰双重赔偿:法国必须正式道歉,并赔偿损失 700 万美元。
新西兰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以这种方式成功地对抗了一个欧洲大国,这加强了该国的独立性,增强了其民族认同感:他们的理想有别于英国或邻国的理想,他们有资源和意愿为维护这些理想而战。

1987

无标题段落

结束基于民族血统的移民限制。现在,移民是以技能为基础的,目的是吸引本国紧缺的行业和技能。

2004

无标题段落

成立毛利党。毛利人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

22 février 2011

无标题段落

全国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遭到 6.3 级地震的严重破坏,造成 185 人丧生。

2013

同性婚姻合法化。这是符合国家进步价值观的一步。(令人惊讶的是,相比之下,堕胎直到 2021 年才正式合法化)。

2021

无标题段落

毛利新年 Matariki 成为公共假日。通过这一政治决定,新西兰在确认其双文化性方面又迈出了一步,使 毛利 文化和语言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